上大学的感受「乌鲁木齐上大学的感受」
在我四岁那年,父亲带着洋灰缸踏上了销售之路。一个下坡转弯,命运的转折让一切来得突然。父亲未能把持住车把,人车共坠,惨撞至下方的大柳树旁。消息传至家中,母亲与爷爷急忙赶来,却只见到已离世的父亲。
失去父亲的第二年七月,母亲也离我们而去,她选择了山东微山县鲁桥镇作为新的家园。从那时起,我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活虽然艰辛但也充满了爱与坚韧。
自记事以来,我便深知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我幼小肩上。当爷爷在田间劳作时,我需要在家里担负起家务的重任。烧开水、煮饭,这些任务对我来说是日常的挑战。我记得那时的我个子矮小,煮饭时不得不站在凳子上才能够得着炉灶。
尽管命运对我们不公,但我从爷爷身上得到的关爱并不比其他孩子少。爷爷擅长编筐手艺,家中的零食总是不断。更重要的是,他对我寄予了厚望,希望我能走出农门,成为吃“国家计划粮”的人。
七岁那年,我踏进了小学校园。与村里的其他孩子相比,我早熟懂事。当其他孩子在村里玩耍时,我却在家中刻苦学习,用心写功课。爷爷的期望和鼓励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老师的认可和同学们的肯定让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和青春期。高三时爷爷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每天都需要吃中药来维持正常的呼吸。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每次我回家时,爷爷都会强忍病痛,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琳琳,你只管安心学习,爷爷没事。”
1994年7月,我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早在高考前一天,爷爷特意为我和姑妈准备了一些煮熟的鸡蛋和油条,还给了我44块钱,寓意事事如意。
七号那天,我踏入了高考的考场。三年的努力在这一刻凝聚,我全力以赴应对六门科目的考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和政治。考场设在县里的实验小学,我顺利完成了考试。
高考结束后,虽然我对自己的分数做了大致的预算,但心里依然充满焦虑。在没有出现真正的结果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爷爷一直鼓励我:“不要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对我的信心和期望从未减少。
最终,在那个八月,我收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中国矿业大学。那一刻,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激动和喜悦。我把通知书交给正在喝中药的爷爷时他的手有些颤抖随后他激动得喃喃自语:“上天开眼我孙女终于考上大学了……”喜悦的泪水充满了整个家。我们学校那一年考上本科的只有六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庆幸与自豪涌上心头无法用言语表达。考上大学的我,成为村里的荣耀。消息如风般迅速传遍村庄,我家的小院顿时沸腾起来,乡邻们纷纷前来祝贺,我是他们眼中的骄傲,更是村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荣光。二爷爷的话语中满是骄傲与鼓励,我内心的喜悦却伴随着复杂的情绪。
爷爷的旧疾复发,家里的经济状况堪忧。当我面对那张录取通知书时,我深知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回报家人和乡邻们期待的契机。锅屋里,我点燃豆秸,火光映照着爷爷的药罐,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我心中的惆怅如波涛般涌动。
面对新学期的费用,我忧心忡忡。爷爷坚定的目光和安慰的话语让我心生希望。当晚,爷爷不顾年迈体弱,拄着拐杖去找村支书求助。夜色中,他的咳嗽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次日,乡亲们的善举让我终身难忘。他们纷纷涌来,伸出援手。有的人拿出零钱,有的送来鸡蛋和大米。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乡亲们的深情厚谊和无私的爱。我们泪流满面,感激不已。
整理那些善款时,我和爷爷惊喜地发现足够我一年的读书费用了。开学那天,爷爷坚持送我到镇里的汽车站。他骑着脚踏三轮车,载着行李与我同行。他的叮嘱与期望让我心生感激,我深知这是对我未来的鞭策与鼓励。
通往小镇的公路上,我回望那浮动在暗影里的村庄,心中涌起无尽的感动。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感激乡亲们无私的帮助与关爱。这份情谊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激励我在大学的四年里努力拼搏,实现梦想。
大学的生活充满挑战与机遇,我将怀着家乡的期望和乡亲们的支持,勇往直前。未来的道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我会牢记爷爷和乡亲们的嘱托,用知识和努力改变命运。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最终我要感谢这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村庄,感谢那些无私帮助我的乡亲们。这份感激之情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美好时光我会用我的成就回报这片土地和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