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他人私处欲罢不能的惯性
曾经的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在新转学的学校中度过了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大约是学期中期,我偶然发现坐在后排的一位男生总是深情地注视着我。他的目光让我紧张不安,于是我开始格外留意他。他长相俊秀,但个头矮小,学业成绩也并不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调整座位来到我身后,有时还会轻轻地哼唱情歌,歌声中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里,与我颇为相似。
有时候,我会感到极度不安,动弹不得,一颗心紧绷着,仿佛正在做亏心事被当场抓住。我的背挺得笔直,不敢往后靠,生怕碰到他的桌子。我告诉自己为什么要害怕?我并不喜欢他,他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我。于是,每当他注视我时,我便以仇视的目光回敬他,对他板着脸。渐渐地,他可能明白了我的冷漠,将座位调回了原处。这时,我却又感到失去了什么,竟然开始对他产生了好感。
新学期的开始让我决心专注于学习,努力淡忘他。当我开始注意坐在前排的男生林时,我知道自己又陷入了困境。林活泼开朗,帅气逼人,声音悦耳动听。当“暗恋”这个词在我脑海中浮现时,我紧绷的神经再次被触动。每次林回头时,我都会心跳加速,精神为之一振。我变得不敢抬头看黑板,生怕他会回头。林似乎察觉到了我对他的关注,常常回头与后面的男生交谈。这时,我开始陷入不安的猜忌之中,怀疑他们是否在谈论我、嘲笑我。
为了逃离这种困扰,我与第一排的同学换了座位。虽然坐在角落里的我能稍微平静下来听课了,但有时还是会借看黑板的时机偷偷瞥向林的座位。我努力克制自己、警告自己不要再陷入这种漩涡之中。然而在一次与女生的谈话中无意中瞥见了她私处的目光让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不禁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一直盯着别人的私处看?每次看到别人都会不自觉地瞥向他们的私处这让我非常困扰。我努力想摆脱这种局面但始终无法成功。我甚至开始回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害怕自己会再次陷入尴尬的境地。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甚至影响了我与家人和亲戚的关系我开始不敢正视他们心中充满了愧疚和不安。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目光仿佛一台失控的机器毫无规律地运转着。我只能在内心默默祈祷这种情况不要再发生但我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种状况…不知所措…心中痛苦无比。这天是端午节一大群亲戚聚集在奶奶家而我心中却是沉重的难以承受的压力终于我还是独自跑回了家结束了这一段迷茫的时光……当坐在书桌前,眼前堆满了书籍,而我却一字难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幕幕令人心狂跳不已的场景,仿佛置身于窒息的境地。我无法独自在家面对这种情绪,担心自己会陷入绝境。回到学校,是否会有所好转?当我面对同学们时,却发现情况更加尴尬,对两位平时最要好的男生也出现了同样的困扰。最终,我选择了疏远他们,他们也逐渐对我疏远。
我发誓,我的内心绝无任何不健康的想法,却无法解释为何我的目光如此“不安分”。就像一位惯偷,总是无法抗拒偷走某些东西,即使这些东西对我毫无价值。我的内心仿佛与这种小偷心理产生了共鸣。
我几乎不敢正视任何人,时刻处于戒备状态。一旦有人靠近我,尤其是男性,我就会立刻低下头,或者在交谈时故意转移目光。这样的行为给人一种无礼、不尊重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疏远我,包括我的亲戚。
我困惑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又该如何应对?
经过医生的点评,我认为这位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所经历的,是对性的敏感以及内心复杂、丰富的感情波动。她的症状更像是强迫症而非抑郁症。
强迫症是一类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体验到的观念和冲动来源于内心,不是外界强加,却难以抵抗。这种病症在20岁左右的人群中较为常见,男女患病率相近。部分患者能在一年内缓解,但病程超过一年者通常是持续波动的,可能长达数年。
与强迫症不同,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还需要与精神分裂症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进行鉴别。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是重要的一部分,而性在传统教育中的形象并非总是美好的,有时会被灌输为丑恶、下流等。
除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迫症与患者的性格特征也有密切关系。这类患者一般性格内向、孤僻,不愿与人交流,自尊心强,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青春期到来时,对异性的向往难以克制,但却常常无法正确对待,认为是可耻的事情,怕被别人觉察。尤其是女性,怕别人看出内心的秘密,采取不恰当的压制方法,并用自己也不完全理解的性道德来自我谴责。由于患者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向别人询问以纠正自己的错误判断,容易出现强迫症状。
针对这个女孩的问题,治疗应在三个方面进行:树立健康的性观念,进行相关教育,让她对青春期男女性心理、性生理的发育有正确的认识,纠正对性的一些错误看法。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氯米帕明,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达到治疗量,治疗时间不宜短于6个月。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厌恶疗法。希望这位少女能够早日走出困境,重新拥有健康和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