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了不喜欢的专业,大学选了不喜欢的体育
高考赛道的新生态:拥挤之下,何去何从?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的相继揭晓,高考正式进入了志愿填报的关键阶段。在这一环节,社交网络上涌现出众多“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一时间,相关话题在知乎等平台上被炒得火热。
对于众多考生和家长而言,高考志愿的填报无疑是一个充满迷茫和困惑的过程。面对众多的高校和专业选择,很少有人能够做出清晰明确的判断。这时,志愿辅导机构应运而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方向,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不少新高考地区,高考志愿辅导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机构们精准捕捉家长和考生的焦虑心态,以“一对一辅导、精准捡漏、行业分析”等为宣传卖点,收取不菲的费用。例如高途、学而思、猿辅导等教育机构,都在新高考地区开设了专门的志愿填报服务。
张华磊是天津的一位考生家长,他为孩子选择了某头部机构的志愿填报VIP服务,花费了6800元。他觉得,虽然天津的高考看似容易,但真正填报起来却并不简单。由于规则复杂多变,如新高考的选科和平行志愿的填报等,使得填报过程充满挑战。他选择相信专业机构,希望能通过他们的专业指导,为孩子捡漏一个好的学校和专业。
并非所有机构都能如张华磊所期望的那样专业。一些机构正是利用新高考的复杂性和选科难度大的特点,轻松从每个考生身上赚取数千元。2021届的考生张梅,在辽宁省第一年实行新高考时,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她选择了两个线下教辅机构帮助填报志愿,但结果并不理想。
张梅的经历警示我们,面对高考志愿的填报,我们不仅要依赖机构的专业指导,更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因为有些机构可能并不真正了解考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给予建议。这样很容易导致考生和家长做出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择。
在仍然分文理科的地区,开设志愿填报公司的利润空间更大。因为很多考生和家长对于所学专业和实际就业存在一定的认知差。李飞与他的朋友在陕北创办的小型教育机构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提供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收费在1599元至2999元之间不等。虽然李飞认为他们的服务已经相对良心了,但仍然难以避免一些考生和家长对机构的质疑和担忧。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思考:在高考的赛道上,我们是否需要这么多的辅导机构?或者说,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高考志愿的填报?其实答案很简单:在高考这个重要的关口上每一位考生和家长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能盲目跟风或依赖他人的建议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高考的赛道上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并走向成功。近年来,随着高考人数不断增加,高考志愿填报市场逐渐火热,然而市场上充斥着许多不负责任的志愿填报服务机构。李飞反映,许多机构只是简单使用搜索引擎等工具帮生排名次,然后将建议复制给考生和家长。李佳昱也经历过类似遭遇,她花费了888元报名一家教育机构的服务,却最终没能被录取到心仪的学校。
这些机构利用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掌握信息差进行盈利。他们往往以所谓的“内部数据”为诱饵,鼓励学生选择冷门专业“捡漏”,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投诉平台上关于这些机构的投诉也屡见不鲜。甚至有一些机构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会在合同中设置各种陷阱,让家长和考生难以维权。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低频次,高并发”的市场,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对待。随着高校扩招和新高考模式的全面铺开,这个市场的蛋糕逐渐变得难以分配。在这个市场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化的专业机构和一些知名在线教育机构。甚至一些以升学规划为IP的网红也在分食这块蛋糕。这些机构的涌现并没有让这个市场变得更有序,相反,乱象丛生。
一些机构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引流,但却无法兑现服务承诺。甚至有一些机构在收到家长和考生的费用后,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低下,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回复。这些行为都让家长和考生们感到失望和愤怒。
法律人士提醒,与这些机构签订合同时需要格外小心。他们不会把“保证你上XX学校”这样的字眼写在合同中,因为这样的承诺是无法兑现的。合同中往往会写明只要在同分数段、同等级中被录取就算达到了服务效果,使得家长和考生难以维权。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考生和家长要谨慎选择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在选择机构时,要仔细了解机构的背景和口碑,不要被所谓的“内部数据”和承诺所迷惑。也要了解免费的信息渠道,如学校、老师、互联网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
行业的繁荣需要建立在诚信和责任的基础上。对于高考志愿填报这个关乎无数考生未来的市场,行业应该加强自律,提高服务质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好的选择。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李雪红老师谈及了一次帮助一位19级学生咨询志愿填报的经历。那时,学生填报了几所学校,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些学校的情况,李老师逐一联系往届的校友,逐一打电话沟通。这些校友们提供了他们的专业概况和就业走向,每一个细节都深深打动了这位学生。李老师还仔细询问了这些校友关于考研的经历和在不同城市就业的体会,以及对回老家的就业前景的看法。李雪红老师对学生说:“真正的教育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志愿填报这样的大事更是如此。我不仅仅是不赚钱来为你服务,而且我非常认真地对待你的志愿咨询。”因为我希望帮助你进入理想的大学。毕竟在志愿填报机构中,其他人或许会更多地关注盈利而非真心为学生的未来考虑。
回想那次咨询经历,李雪红老师感慨万分。她表示,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能力,帮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实现他们的愿望。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志愿填报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因此她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建议和帮助。她也提醒学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自己的决定。李雪红老师祝愿所有学生和家长都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学生、家长、老师均为化名。)流产网在此分享这个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相信,像李雪红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正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