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移动dvd维修,移动dvd影碟机金正和新科

生活常识 2025-04-08 00:02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编者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集微别推出“70周年芯片专题”,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华为、中兴事件让中国芯家喻户晓,科创板设立、大基金持续注资等为中国芯注入了新的活力,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此,我们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如磁带、VCD、DVD等承载着时代的痕迹和青春的回忆。在这个时代,港片的盛行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周润发、周星驰、李小龙、成龙等港星的影视作品包揽了当时年轻人的青春岁月。而VCD的诞生和没落,同样与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VCD其实是中国发明的。1992年,在美国的一场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一名中国年轻人姜万勐受到新研发的图像解压缩芯片的启发,将其应用于音像产品,从而诞生了VCD。1993年,港片开始风靡,而VCD的出现为中国人开启了家庭影视的时代。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VCD机呈现“爆炸式”增长。从1995年的60万台猛增至1997年的1000万台,中国的VCD市场催生了爱多、步步高、新科等内地新名牌。虽然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VCD销售和组装市场,但中国企业却缺乏核心技术。解码芯片和机芯是决定VCD机主要性能的关键部件,而当时这些技术却被飞利浦、索尼、美国的C-CUBE(高斯)和ESS等公司控制。据了解,中国90%以上的VCD整机及VCD解码板生产厂采用的都是美国斯高柏公司的CL48X系列解码芯片。

面对VCD市场的繁荣和利润的诱惑,当时的电子工业部组织中国企业投入巨资引入生产线,试图实现VCD生产的自主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技术更先进的DVD已经悄然诞生。当DVD进入中国市场后,VCD行业迅速面临产能过剩和利润暴跌的困境。尽管如此,中国芯片产业并未止步,而是在困境中不断崛起和发展。如今,中国芯已经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向着伟大复兴不断迈进。我们将继续深入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发展和挑战,为中国芯的崛起助力。DVD时代的兴衰与EVD技术的崛起与挑战

随着VCD时代的落幕,DVD时代悄然来临,给大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如步步高、先科等,成为了DVD播放机的代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技术、专利与垄断的故事。

DVD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芯片企业联发科的成功崛起。这家原本默默无闻的芯片企业,凭借着对光盘存储技术和DVD芯片的研发,成功将DVD内分别承担视频和数字解码功能的两颗芯片整合到一颗芯片上,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相关统计,仅创业四年的联发科在DVD芯片市场上便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中国市场的开发,DVD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DVD生产国和出口国,DVD产业如火如荼。

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问题。DVD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几乎全部掌握在飞利浦、索尼等国外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只是进行简单的组装,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些专利巨头组成的专利联盟开始向全球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DVD企业进行专利许可收费。中国企业在面临高额专利费用的压力下,不得不转向加工贸易、贴牌生产。这无疑对中国DVD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为了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中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积极研发新的技术。终于,在EVD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EVD技术的研发过程由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如新科等共同推动完成。EVD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这是一个崭新的机会,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推广起来依然困难重重。与此国外的技术巨头仍在不断研发新的技术,试图进一步扩大技术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技术积累来应对挑战。也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EVD技术的崛起与挑战是摆在中国产业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创新来迎接这个挑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岁月流转,技术升级,北京阜国于2001年初展出了EVD的原理样机,开启了这场视听革新的序幕。作为DVD的升级换代产品,EVD以其卓越的技术优势迅速崭露头角。其最高分辨率高达1920*1080,图像清晰度远超DVD,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中国造”的辉煌。

原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徐顺成曾盛赞EVD,作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它打破了国外DVD的技术垄断,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中国拥有了EVD的标准制定权,但国内EVD厂家仍面临核心部件芯片不能自主生产的难题。核心部件芯片的研发由北京阜国和美国 LSI LOGIC公司共同进行,但代工权全权交给后者,这无疑是国内EVD产业发展的一个痛点。

承载着国家期望的EVD产业,虽然一度风头无两,但最终未能实现真正的崛起。业内人士指出,EVD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受限于几个方面:一是片源紧缺,EVD碟片的单面多层工艺复杂度远超普通DVD碟片,国内许多厂商尚无法达到;二是产品价格定位偏高,使得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三是面临着国内、国际同行业的挤压,与EVD同步研发的HDV、HVD等产品早已抢占市场;四是受到高清数字电视发展的制约,数字高清电视的市场普及进程直接影响EVD的市场占有率。

随着时代的变迁,EVD逐渐被数字高清电视所取代,而随后互联网产物的席卷更是让EVD在市场上溃败。如今,VCD、DVD和EVD等产品虽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们留下的记忆仍然鲜活,也让我们回想起那个时代的独特缩影。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滞,技术的革新也永不停歇。我们怀念过去的也要期待未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EVD一样充满潜力的技术产品出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集微网原创的内容,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任何形式的使用都必须得到集微网的书面授权。本文虽已结束,但我们对大家的帮助不会停止。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