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无人选考物理(物理高考改革以后物理
全国多所高校公布招生简章:强基计划引领未来教育潮流
随着春天的到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展开招生工作的序幕。近日,备受关注的强基计划招生陆续启动,全国超过三十所试点高校相继发布了招生简章。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计划,强基计划旨在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化学等核心基础学科领域,以及历史、哲学等人文领域。许多高校将自家的“王牌”专业纳入招生范围,展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深远布局。
今年,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也加入了强基计划的试点行列。其中,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将化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作为招生专业,凸显了其在这些领域的优势。而东北大学则选择了自动化专业作为首年招生的唯一专业,展示了其在该领域的实力。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校还新增了一些与基础学科关联的新型交叉学科专业和强势学科,打破了单纯基础学科的限制。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就新增了与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相关的专业。
在培养过程中,强基计划更加注重个性化、国际化。高校为入选学生制定基础兼顾个性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基础的培养,同时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课空间和发展支持。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交融能力,高校还搭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战略平台。在课程设置上,强基计划不仅涵盖传统的基础学科课程,还包括前沿科技领域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
在考核方式上,强基计划依然延续“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体育测试”的模式。这一模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高考成绩是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还会进行综合能力测试,以评估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体育测试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校招生省市正在逐步扩大,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面向全国进行招生。这一趋势表明,强基计划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为更多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强基计划”限定每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的规定也在提醒着考生和家长在报名时需要慎重考虑和选择。
强基计划的实施不仅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通过强基计划选拔出的优秀学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教育部在2020年1月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高考招生制度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意见》旨在通过综合考评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来选拔出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学生。在此背景下,高校招生工作迎来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新政策下,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会根据高考成绩、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一改革举措更加注重考生的全面素质,而非单一的高考成绩。
对于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超凡才能和突出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制定了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录取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比如,清华大学针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报名考生,会审核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突出才能和综合表现,审核通过者可破格入围。
在高校的综合能力测试及体育测试中,各校采取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的高校采取“笔试+面试”的形式,有的则仅采用面试的方式。体育测试通常包括体质测试、长跑、跳远等基础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测试考核形式为笔试和面试,考查范围广泛,不限于中学教学大纲。面试过程中,专家与考生通过“双随机”抽签的方式确保公平性,整个测试过程录音录像以确保透明性。天津大学则仅采用面试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研潜质、科学精神等。面试采用“三随机”工作机制,即考生、评委、考场随机编排,确保公平公正。
在体育能力测试中,各校也结合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设置了不同的测试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的体育测试包括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等,南开大学的体质测试则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测试。这些测试结果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参考,当学校考核面试成绩和高考总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会优先录取体质测试成绩更高者。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发掘具有潜力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对于考生而言,不仅要关注学术成绩,还要注重自身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才能。高校也应该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拔出真正有才华的学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本文由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叶雨婷和实习生吕晓雨报道,流产网提供资讯支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