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新..际商学院(辽宁大学新..际商学院学
辽宁,被誉为“工业长子”,拥有丰富的工业场景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答案是创新,而工业互联网则是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引擎。
在这片工业热土上,近9万户企业已上云,其中工业企业近2万户。18个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已上线运行,新建5G基站5.2万座。辽宁出台《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决心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深入辽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一些大型的央企和国企,如鞍钢和沈鼓集团,已经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技术建立了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的生产线上,火红的钢坯在高温下顺畅地通过轧制流程,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力量,生产线的智能状态诊断、预防性维修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得以实现。沈鼓集团则在石化装备领域,凭借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确保了设备的及时维护维修,保障了石油化工产业的产业安全。
尽管这些大型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两大挑战:联通和人才。尽管已经建立了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但各个平台间的信息并未完全互通,形成了“信息孤岛”。尽管辽宁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上已有一定基础,但仍缺乏既精通工业又懂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人才。特别是工控软件人才和工业应用开发人员的严重短缺,成为了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瓶颈。
对于这些问题,辽宁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各大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社会也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和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
辽宁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正在努力解决。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引进,辽宁的工业互联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地方、企业、行业协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仍面临协同创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攻克关键技术、核心共性技术方面,多主体之间的协同度仍有提升空间。对此,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孙新波副院长给出了深入剖析。他提到,“小块头”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遭遇资金和市场开拓的双重难题,这也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问题,正是沈阳金双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莉莉所切身经历的。尽管该企业成功研发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直线导轨滑块产品,但因品牌知名度不足,销售市场受限。幸运的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荐,企业成功开拓了销售渠道,与更多企业建立了联系。
谈及帮助王莉莉“找客户”的这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它是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链上辽宁产业云城”。这个平台汇聚了众多工业企业与工业产品,通过整合各种产业资源,构建了以“企业码”和“生产要素”为核心的云上产业服务体系。尽管疫情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困扰,但借助这一平台,不少企业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小块头”企业在发展中仍然面临资金和市场两大瓶颈。资金方面,工业互联平台需要大量投入,但在辽宁地区外部资本进入较少,融资渠道有限。市场方面,这些企业在市场开拓方面意识不强,目前仍主要局限于本地市场。对此,“链上辽宁产业云城”的市场运营总监曾兆伟坦言,尽管平台在提升本地配套率方面有所作为,但在扩大市场份额、对接省外企业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为工业互联网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要增强市场开拓意识,积极寻求与省外企业的合作机会。建立数据标准体系、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与模型化也是关键所在。对此,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硬件环节的核心支撑作用不可忽视。而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大型企业的参与和推动。这些大企业应当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扩大互联网的朋友圈和覆盖面,真正实现由“线”到“网”的转型。还需在互连互通上多下真功夫,多解决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的工业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辽宁正积极拥抱变革,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针对此,孙新波提出了一个富有前瞻性的建议:当地、行业协会与领军企业应联手制定统一的技术、管理与工作标准,共同构建数据标准体系,打破“信息孤岛”和“业务壁垒”。利用区块链、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尖端技术,加强开放交互式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支持企业间能力信息、状态信息、制造信息的共享,以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对接,并对数据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而在软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王晓辉强调,要想在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必须注重数字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他提出了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制定详细的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开通高端人才住房、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措施,为人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推进各类人才引进工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引进国内外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秀项目和团队。
辽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支持。梁启东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对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建设、产业化应用项目等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应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向相关领域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利用资本赋能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
辽宁的视野也不应仅限于省内,曾兆伟表示,辽宁应进一步开拓市场,将先进的工业产品和工业技术融入全国大市场,建立数据通道,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辽宁产业数字化发展,助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这一系列的举措展现了辽宁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决心与行动。从制定统一标准、加强人才建设、投入资金到拓展市场,辽宁正在用实际行动搭建一个开放、共享、高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不仅将推动辽宁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也将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流产网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对这一切充满期待,并希望这些努力能对广大读者和业界人士有所帮助和启发。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期待辽宁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