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改革,山东高考改革历史
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进展解读
随着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正式发布满一年,山东省正稳步推进高考改革进程。这一年的改革之旅展现了新的面貌和进展。
4月23日下午的钟声响起,山东省教育厅举行了盛大的新闻通气会,就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此刻,不仅是山东省,包括广东、湖南等在内的八个省市都陆续揭开了高考改革的序幕。这些省份共同选择了“3+1+2”方案,其中“3”代表全国统考的核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而“1”与“2”则是选考科目,为考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山东省在这一改革大潮中,坚守并优化着自己的高考方案。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尽管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但山东省仍将坚持已实施的“3+3”方案不动摇。这一方案,不仅在实施中平稳顺利,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更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选课统计数据显示,物理这一科目的选考人数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的人才选拔需求。随着改革的深入,预计物理的选考人数将维持稳定或有所上升。更值得一提的是,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将拥有更广泛的本科专业的选择权,这无疑是吸引更多学生选择物理的重要因素。
回顾山东省高考改革的历程,自2018年3月《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发布以来,高考综合改革在山东便顺利、安全、平稳地实施。这一方案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山东实际的有机结合。
在改革过程中,山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选课走班教学顺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平稳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各项配套改革措施也得以顺利实施。
面对下一批参与试点的省市所采取的“3+1+2”方案,山东省是否会作出相应调整?对此,山东省教育厅表示,国家统一进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允许各省从实际出发,适合自己的高考改革模式。山东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在国家总体改革框架下,结合山东实际进行的制度创新。自方案发布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为未来的高考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公费医学生、师范生、农科生的招生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完善。为了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已经启动了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和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为了鼓励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并针对农村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推出专项计划。我们正在深化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并将退役士兵单独招生纳入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体系。
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我们根据我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梳理出了90项重点任务,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措施的落实。目前,“3+3”方案实施平稳,社会反响良好。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关于山东省“3+3”方案实施以来,物理选课情况的问题,数据表明,目前物理选考人数能够满足相关专业的人才选拔要求。随着高考改革政策的完善,预计未来物理选考人数将维持稳定或有所上升。这主要得益于高考改革制度环境的完善、选考物理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范围广泛、考生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录取机会更高以及就业前景更好等因素。
在比较我省的“3+3”方案和8省市的“3+1+2”方案时,可以看出两种方案都遵循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顶层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科学选拔人才以及维护社会公平。两种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完全一致,且都充分考虑了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我省的“3+3”方案对高中办学条件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适应。加强了教室条件配备,按照比例设置选修教室并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全面启动高中学校消除大班额工作,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统筹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并严格控制超大规模普通高中的规模。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努力确保所有普通高中到2020年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各项招生改革措施,旨在选拔更多优秀人才、鼓励更多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适应新的高考方案对高中办学条件的新要求。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高考改革将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教育领域,我省致力于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为此,我省开设了《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并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这项课程不仅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方向,更在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面对高校专业选科的要求,学生如何结合个人兴趣特长和学业水平做出科学的选择,是课程中的重点。为了确保学生选择的科学性和减少盲目性,我们加强了对家长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和协助学生选课,避免频繁的修改和调整。
我省“3+3”方案也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并优化资源配置,我省采取了多项措施。实施了“县管校聘”改革,通过县域统筹等方式合理调配高中学校不同学科的师资,确保选课走班所需教师得到妥善解决。创新教师编制管理,针对教学改革任务重、育龄妇女较多的学校,适当增加编制,并设立临时周转编制用于补充急需教师。我省还通过购买聘用制教师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中教师,以缓解部分学校部分学科教师不足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18年10月,我省高中专任教师共计13.8万人,师生比为1:11.9(国家编制配备标准为1:12.5)。从2017级高中生的“3+3方案模拟选课情况看,教师配备基本适应选课走班需要。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我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果。
我们深知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和成长。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走向成功。我们也感谢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
在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徐玉芹和尹明亮为我们报道了这一系列举措。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教育的美好明天。流产网也希望大家从这篇文章中收获知识和启示,为自己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