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加一笔「十加一笔共有108个字」

生活常识 2025-04-07 11:58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中新社北京报道,题:枝叶总关情中国十年书写民生保障新篇章。近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社会司司长欧晓理接受中新社专访,就过去十年中国社会民生领域的重大进步和变革进行了解读。

在这十年间,中国的民生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从更高的报销比例到更丰富的养老托育服务选择,再到街头巷尾的公共健身设施日益丰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诸多日常生活细节中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细微处的变化汇聚成一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壮丽画卷。

欧晓理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民生基础,筑牢民生底线,推动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生二字已经演变为一个综合性、多向度的载体,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方位需求。

健康中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8.2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也在加快建立健全,养老床位规模超过800万张,普惠托育服务帮助亿万家庭解决了扶老携幼的问题。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数十亿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全力救治每一位感染者,无论是百岁老人还是新生儿。这一原则在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欧晓理还指出,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挑战。将强化保基本兜底线职能,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并织密扎牢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网。

他还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眼下,中国仍有一些民生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国家将努力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的需求。这项工作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要关注回应民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也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负担能力。

欧晓理表示,随着《“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的印发实施,未来中国民生领域的改善将更加全面、深入和细致。从养老托育到公共健身设施再到医疗卫生服务,各个领域都将得到细致关照。还将注重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不吊高胃口、不过度承诺,确保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推进。这十年间中国的民生进步可谓举世瞩目。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中国民生领域的更多精彩变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社会迎来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4亿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进步,补齐短板,大力发展普惠生活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例,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旨在减少患者跨省就医,解决“看病难”问题。自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该项目的建设和扩围。已有20个省份加入,实现三批共50个项目落地,规划设置床位超过6万张,派驻专家超过3000人。接下来,还将把其余省份纳入建设范围,努力实现全国全覆盖。

在公共服务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关注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负担能力。发挥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保基本,多元促普惠。

针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独生子女家庭和新进入的老年群体的特点要求我们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为此,我们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养老体系建设:一是多种路径协同发展,要强化保基本兜底线职能,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二是扩大面向普通老年人的服务供给;三是积极推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融合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福利。我们相信,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通过全面优化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以及人才政策,我们积极推进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致力于增加普惠性养老服务资源,精准对接广大中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我们深知,养老问题不仅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我们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十四五”期间,我们采取整体解决的方式,创新推进养老问题的解决。全国各地正编制“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每个城市都在细化发展目标和任务,拿出一揽子支持性政策,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加强养老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众多城市报送了整体解决方案,我们正在逐一研究反馈,指导这些城市构建量身定制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我们坚信,到2022年底,全国所有地市都将印发实施这些方案,为养老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在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方面,我们将通过中央投资的支持和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力量加大投资力度。我们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完善便利高效的监管服务,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我们致力于培育一批品质优良、标准规范的“为老服务优质品牌”,引导老龄产业集群发展,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要作用,统筹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持续加大对社会民生领域的投入。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持续增长,重点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地方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新融资渠道的不断创新,为社会事业建设注入新活力,补充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资源。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坚持“三聚焦”,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以及“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多措并举保障民生投入,加快项目实施,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

通过充分发挥有为和有效市场两种作用,促进形成多方合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底线。我们努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形成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针对广大老年人群体,我们将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创造更加舒适、便捷、温馨的养老环境,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上一篇:30一40岁女人微信头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