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教务系统(大连理工大学教务系统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原定的开学日虽然延后,但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却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线上教学的热潮中。在无法如期返校的日子里,学校依然秉持着“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理念,确保了近两千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线,为本科生们送上一份特殊时期的定制教育方案。
开课首日,教师们全情投入,同学们热情参与,师生互动顺畅。教师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如分散教学、分段学习、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成功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在线也高效”的教学目标。仅大工-超星金课建设一上午就有教师访问量达一千六百多人次,学生访问量超过两万人次,课堂活动量达七百多门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量更是超过了两万九千项。
校院两级的在线教学专家组提前加入课程群组,参与在线教学活动,对在线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把控。他们为在线教学保驾护航,促进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这一切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寒假期间全体教师在全国各地有序地忙碌着。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攻坚克难,挑灯夜战,确保了课程的如期开课。
这是一颗深夜坚守的育人初心在闪耀。虽正值春节和寒假,但广大教师放弃休息,全力以赴投入到技术培.、线上备课、资源制作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有很多年长的教师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网络直播,也没有用过学习通、雨课堂等工具,但他们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努力掌握线上教学技能。他们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群组紧密地连接了师生。
通过夜以继日的学习、测试、演练,广大教师已经能够娴熟地完成线上教学活动。还有的教师开发新的线上教学内容和方式。如软件学院的马瑞新副教授在开学前的短时间内就为学生开发了一项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综合课程,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目标。
学校还制定了一份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教务处组织各学部学院连续密集地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和在线教学质量标准。这份方案旨在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有序平稳运行,最大限度地保证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质量标准不降低。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凝聚了教师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的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数字化教育的浪潮中,一场硬核的技术培训正在大连理工大学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2月7日至9日,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在线教学能力,学校联手超星、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在线教育平台,密集举办了四场教师专场培训。此次培训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教师们纷纷踊跃参与,累计超过四千人次通过手机和电脑进行学习,其中不乏程耿东院士等顶尖学者,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示范引领的力量。
在这场培训盛宴中,每一场讲座都精彩纷呈,每一份资料都珍贵无比。教务处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工作人员更是通过微信群,为教师们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和答疑。学校还精心整理了各大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指南,通过教务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分享给每一位师生。
随着新学期的钟声响起,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已经开始了一场特殊的学期。在这片“线上大工”的校园里,师生们共同注册、报到、开学、上课。在这里,每一堂课都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每一份努力都是对未来的承诺。大工师生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知识、担当与责任的永恒“在线”。
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大工师生共同绘制了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他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负韶华,共同努力维护“学在大工”的美誉。他们的奋斗和坚持,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这场硬核的技术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工师生将继续努力,让知识、担当和责任永远“在线”,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教务处、各位作者、通讯员、编辑和校对人员的辛勤付出。本文的结束,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硬核的技术培训能够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