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一中2017高考成绩,卫辉一中2022复读班
历史悠久的卫辉市第一中学,可追溯到其前身“卫辉府官立中学堂”,始建于1902年,为河南省最早的三所百年老校之一。这所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卫辉知府的悉心筹建,并一直作为河南省的重点中学而存在。
从乾隆十二年的源泉书院开始,书院历经多次更名与重修,最终在光绪年间形成了完备的布局,其中包括大庭、讲堂、掌教寝室以及学生自学的斋房。卫辉的名人李敏修和中州大儒王锡彤都曾在此接受教育。
卫辉市第一中学现今的党委书记、校长是任延宇先生。他拥有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曾在新乡多个学校和部门任职,并荣获多项荣誉。在他的领导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并保持了良好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除了学校的整体历史背景,卫辉市第一中学还培养出众多杰出校友。例如,刘粹轩、暴质夫和张宗周等人,他们不仅是学校的骄傲,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刘粹轩因参与革命活动而英勇牺牲,暴质夫和张宗周则在革命时期为学校带来了革命的火种。他们的精神与事迹,为学校的历史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在任校长的领导下和众多优秀校友的激励下,卫辉市第一中学继续书写着辉煌的历史篇章。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种教育理念使得学校培养出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辉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优秀教育传统的学校。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中,它将继续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范文澜:一代史学巨匠
范文澜,这位出生于浙江绍兴的杰出历史学家(18931969),早年曾在我校任教,担任国文、英文教员。在“七七事变”后,范文澜与嵇文甫共同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积极为《风雨》周刊撰稿,并举办抗日干部训练班,组建战地服务团。尽管服务团后来被迫停办,范文澜仍回到河南大学继续执教。
1940年,范文澜转向延安,在那里致力于中国历史研究,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撰写了《研究中国三千年历史的钥匙》。他的学术成果丰富而深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袁汝骧:风雨中的教育家
袁汝骧(18941947),字骏青,卫辉市人。他在社会动荡的年代里,任“省立第十二中学”校长长达17年。在袁任校长期间,学校经历了多次南迁,最终在1946年回归汲县原校。袁汝骧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培养无数未来的栋梁之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嵇文甫:学术界的璀璨明星
嵇文甫(18951963),这位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出生于卫辉市一个普通家庭。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就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嵇文甫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在历史和政治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他的《船山哲学》是他的成名之作。新中国成立后,嵇文甫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并为我国的哲学和历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春昱:地质界的巨星
李春昱(1904年1988年),卫辉人,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他参与编制的五百万分之一的《亚洲地质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李春昱的学术生涯丰富而辉煌,他曾在德国柏林大学地质研究所深造,为我国的地质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何高民:革命事业的忠诚卫士
何高民(19091986),原名何景岳,是建国前安阳市较早的地下党领导人之一。他在汲县解放后,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他任卫生部中医司副司长,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明儒:体育界的佼佼者
刘明儒(19121987),是国家级田径和棒球裁判。他在我市一中毕业后,考入北平辅仁大学教育系,后来转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科。他的体育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上海国际田径运动会跳高冠军。后来,他在华西医科大学担任体育教授和体育教研室主任,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范吾:革命路上的宣传先锋
刘知侠,这位河南卫辉的杰出作家,于1954年肩负重任,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他的生活经历如同他的小说一样充满传奇色彩。自幼随父亲在铁路边打工的他,捡煤核度日,终于在老师的资助下,走进了县城的省立第十二中学。他的《铁道游击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国内外畅销书。
在刘知侠晚年定居青岛之际,他并未放弃创作。相反,他倾尽全力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其中《沂蒙飞虎》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万字。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在青岛市政协的一次会议上,他因情绪激动而突发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他的离世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他的骨灰被安置在卫辉市南郊的孔子击磬处附近,而他的铜像也被竖立在母校卫辉一中前院花坛中。
尹雪曼是现代文学评论家兼作家,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院硕士,曾担任过多个职务。这位卫辉市李源屯出生的作家不仅是作家艺术家联盟会长和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还是卫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和《牧野文学》杂志顾问。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曾率团来北京探访大陆作家,并多次促成大陆作家访台。他的名言“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国家”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冯景载和段佩华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杰出的贡献。冯景载是滑县人,一生参与许多职务和组织工作;段佩华在化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提到的王绶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作家,他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散文等多个领域。崔俊芝则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数学力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并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人物的故事展示了卫辉市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激励和启示。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