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共青团「重庆大学共青团2022工作重点」
中青报中青网报道,金卓采访了通讯员包晗。重庆大学管科学院2020级团支部近期召开大会,全票通过了一项重要决定,优秀团员崔新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一喜讯迅速传遍了整个校园,崔新悦也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父母。对她而言,这不仅是迈向成为光荣员的第一步,更是她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重庆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工作,不断加强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学校党委为此出台了多项实施细则和方案,明确将共青团推优入党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细化了推优工作的要求和流程,以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党委副书记王旭表示,重庆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加强对共青团员的政治引领,通过选优、育优、推优相结合,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对于每位新生而言,入学伊始便迎来了他们的“高光”时刻。学校团委从新生军训开始就开展入党启蒙教育,为他们描绘一幅红色规划图,同时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路线图。在军训期间,参与团委的各项活动已经成为新生的习惯,许多同学通过学习和活动成为了党史知识“达人”。其中,黄耀标同学通过参加临时团委举办的演讲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收获了自信和成长,更加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除了政治理论学习,重庆大学在团员培养中也注重实践锻炼。学校团委推进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行动,为优秀团员的精准供给和精准育人提供了平台。在特殊时期,如面对新冠疫情时,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感动。王阁同学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色,最终通过团组织的推荐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
为了确保推优工作的落实,重庆大学教授和辅导员们制定了严格的评价标准和动态管理机制。团员是否优秀,最终由支部说了算。通过多元实践平台,对团员进行后续跟踪培养,形成过程考核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机制。这种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团员向往成为员,希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冲在最前面。
重庆大学团委致力于深化共青团改革,多维度推进优秀团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为此,他们采取了三大策略,确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面实施团支部“标杆工程”。依据“五个一”评价标准联系一名优秀导师、举办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同读一本红色经典、举办一场示范团日活动、制作一本支部风采集,该校团委擦亮团支部名片,增强支部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信度。这一举措旨在深化团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团支部的整体形象和工作效能。
校团委与学院党组织紧密协同联动。学院团委和团支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注重指导评议过程和考察评议结果,确保支部评议的公平和公正。这种联动机制不仅强化了学院党组织对团工作的领导,而且提高了团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
实现“校-院-班”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指导。通过公开答辩、网络公示、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重庆大学团委破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团支部好或不好一个样,团员优不优秀一个样,团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难题。这一举措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确保了推优工作能够真正让学生受教育、支部添活力、增光彩。
各二级学院党委也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推优入党在内的共青团改革作为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他们严格执行将每年推优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学院团委、团支部及其负责人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奖挂钩的制度。校团委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学校发展学生党已经实现“两个100%”,充分展示了重庆大学在培养优秀团员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其职责是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庆大学团委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教育管理,在推优入党和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2021年以来,已推荐2366名团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帮助他们走好入党“最先一公里”,努力成长为对党忠诚、绝对可靠的青年政治骨干。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分享重庆大学团委在推进团员培养和发展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和取得的成果。希望这篇文章对读者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流产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