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大学三年的总结
近期,众多高校纷纷发布招生简章,其中引人注目的消息是,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内的多所院校都明确实行学分制收费。就连青海大学也明确提到,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所有环节并达到毕业要求,将获得青海大学本科。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开始关注学分制是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教学模式。
学分制真的来了吗?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分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年年初,江西省发改委等发布的《江西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自2月10日起,江西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将实行学分制收费。而辽宁省教育厅也发布了相关实施方案,计划在多所高校开展完全学分制改革。这一改革实际上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85年,我国就提出了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要求。
学分制与学年制有着显著的不同。学年制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而学分制则以规定的最低总学分为衡量标准。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学习进度,甚至提前完成学业。例如,天津科技大学的两名毕业生就在短短三年内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成为天津市首批“三年制”本科毕业生。
学分制的实行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其中收费问题尤为引人关注。人们担心学分制收费会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通知明确提到,学生按学分制培养方案正常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原则上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这意味着学分制收费并非意味着更高的费用,而是更加灵活和公平的收费方式。
事实上,不同地区和高校的学分制收费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江西省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明确,学分制收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学生需要支付的专业学费是根据其所在专业的培养要求来确定的,而学分学费则是根据所选课程的学分数来计算的。
学分制的推行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它允许学生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提前完成学业,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虽然学分制收费引发了一些讨论,但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更加公平和灵活的收费方式,有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学分制,我们期待这一制度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三)专业学费,乃是以各专业学生的培养成本作为计算基础,在扣除学分学费后,针对不同专业每年收取的费用。其标准在标准学制年度内相对固定。四川省在相关文件中明确了学分制学费的计算方式,即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完成学业所交纳的最高学费标准。而具体到各个专业类别,每学分的收费标准也有所规定,如理工类专业每学分的收费在86-103元之间。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分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一过程中,完善配套措施至关重要。学分制改革并非易事,它可能涉及到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除了学费收费方式的改变,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完善。西南大学的《本科教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辽宁省的完全学分制改革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改革内容包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立学生选课制度、推进学分互认转换等。其中,课程资源建设尤为关键,为了满足学生的修读需求,进一步增加课程数量、建立“课程超市”等举措被积极推行。建立健全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也是高校改革的一大亮点。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时,便配套建立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及管理办法、选课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天津科技大学则遵循国家本科专业类质量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等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学分制改革。他们明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程资源是学分制改革的核心。为此,他们建立了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并辅以导师制、弹性学制等,真正搭建起了学分制改革的框架。
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真正扩大了学生的教育选择权,使他们能够更自由地选择科目、课程和时机。如果高校在实行学分制改革时只是浮于表面,并未对背后的配套措施进行改革,那就违背了学分制改革的初衷。如何做好学分制改革,需要高校管理者深入思考,全面配合,包括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设施、相关方案办法的明确等各方面的配合。
本文来源于麦可思研究整理自中国教育新闻网、海南省人民网站、各省教育厅网站、南方日报、教育部网站等权威渠道,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本期责编为麦可思王捷,希望此文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