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青岛大学计算机

生活常识 2025-04-06 11:17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报道

“图灵奖是计算机世界的诺贝尔奖,我所在的班级以此命名,寓意着我们要追求卓越。”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图灵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曹阳如此解释班级名称的深意。这个班级不负其名,短短三年间,30名学子中有多人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奖学金者众多,省级、国家级竞赛奖励也收获颇丰。班级成员现已有多人被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我所理解的集体,图灵创新实验班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个人的大学生活背后一定有一个可依存的集体。”董汶其这样说。自2018年起,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设立图灵创新实验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厚基础、宽视野、重创新、强实践”的计算机类拔尖创新人才。青岛大学从多方面为这一班级提供全方位保障,从领导层的关注到专业师资团队的负责,从定制化培养方案到创新型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专用智慧实验室的设立,无一不体现出学校对图灵创新实验班的重视。

位于博知楼507的“专属教室”成为了这个班级的聚集地。不论上课时间与否,那里总是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和电脑,自发地聚集在这里学习。在这个班级里,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是每位同学都能积极追梦的重要原因。专业课程中的小组协作,考试周的互助复习,考研期间的学习小组,都体现了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知识的共享。

夏浩源在准备夏令营期间,因时间冲突无法参与考试周的复习,他的同学们便为他准备了复习资料并讲解重点。董汶其在遇到学习瓶颈时,得到了同学的耐心帮助。类似的互助经历几乎在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发生。正如任腾所说,“在班里如果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有一个人会,那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会了。”这种氛围使得同学们更加团结,就像一个家庭一样。班主任李琳老师作为“大家长”,一直关注着同学们的状态,给予指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组织班级同学制定了“崇德 敬学 思齐”的班训,至今影响着每一位同学。在这个集体中,同学们共同努力、互相支持、共同成长,一起为梦想奋斗。“我们是一家人”,这是图灵创新实验班的同学们最深切的体会。李琳观察到,2018级图灵创新实验班的同学们过于专注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于是,她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心理学知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班会。这些班会并非定期举行,而是在同学们走到新的阶段或需要引导时,不定期在专属教室里召开。班会的主题涵盖了人生目标、家庭关系、情绪管理等丰富内容,为班级带来了深刻的交流与思考。

在李琳的陪伴下,这个班级更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李琳的存在,成为了同学们最大的帮助。曹阳曾感慨地说:“因为有李老师的陪伴,我们总觉得有一个强大的家长在身边。”即使在带病的情况下,李琳仍然坚持回到学校上课,这让全班同学深感感动。

这个班级的团结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干部团队。梅杰和王文涵是这个班级的领头人,他们性格互补,深受同学们信赖。除了完成上传下达等基本职责外,梅杰还格外关注各种竞赛和活动的信息,及时通知大家。他们还组织了多次班级团建活动,从太平角公园到五四广场,从海水浴场到城市餐厅饭馆,都留下了这个班级的美好回忆。

王文涵因其负责的态度和爱操心的个性被亲切地称为“王姨”。她的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可。最近,梅杰和王文涵都在准备考研,班级中的其他同学自发分担他们的工作,展现了班级的团结与友爱。

这个班级不仅有优秀的学术表现,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历。张逸飞和张瀚文出国留学时,全班同学为他们送行;冬至时,大家一起包饺子、聚餐,还有李琳为大家准备的烤鸡。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才华和热情,更加深了他们的友谊和团结。

在这个班级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发展方向。有的同学在专业课学习上表现出色,有的同学热衷于参加竞赛并获奖,还有的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李琳眼中,这个班级就像一座小花园,每个同学都是其中的一朵独特花朵,共同构成了这个繁茂的花园。

在这个充满爱与团结的班级中,同学们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他们共同学习、成长、进步,成为了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未来的学术成就还是人生道路,这个班级的经历都将成为他们宝贵的回忆和财富。流产网祝愿每一位同学未来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和幸福。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