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让肺“润”起来
导读:随着季节的转换,特别是秋季的到来,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这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秋季,是自然界养阴储存能量的好时机,也是为我们身体的“秋冬养阴”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
在中医理论中,“燥易伤肺”。每当秋风渐起,人们常常听到的医学名词便是“肺燥”。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人体容易因缺水而产生各种“干燥症”。例如,肺脏受损时,常常引发咳嗽。这种秋之咳嗽,通常为干咳无痰或痰液粘稠难以咳出,被称为“燥咳”。鼻子、咽喉作为肺的门户和通道,也容易受到秋燥的侵袭,导致咽干、口燥、声音嘶哑等不适。就连皮肤,也会因秋燥而显得干涩、皲裂,甚至毛发失去光泽。
秋季养生以养肺为先,因此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应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如辣椒、生姜、生葱等,以免肺气过盛。在中医理论中,“金克木”,即肺气过盛可能会伤害肝脏。秋季应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以强化肝脏功能,抵御过剩的肺气。适合秋季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山药、白扁豆、藕、黄鳝、栗子、胡桃、花生等。
在秋季前期,养生方法应以清热滋润为主。推荐坚持“二粥一汤”的饮食模式,即早晚食粥,午餐喝汤。在煮粥时加入切碎的梨块,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适合秋季干咳少痰、失眠多梦者。加入用水发好的银耳,可滋阴润肺、养胃强身,对体弱多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尤为适宜。羹汤类则推荐西红柿蛋汤,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
随着秋季的深入,后期养生方法应以驱寒润肺为主。除滋阴润燥外,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食物。食粥仍是主要方法,如梨粥、百合粥、银耳粥等都可食用。增加一些瘦肉粥类,如瘦肉粥中加入皮蛋等以补充蛋白质的消耗。还可以尝试栗子粥、桂花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在蔬菜水果方面,南瓜、葱姜、香菜、桃、杏、大枣、荔枝、乌梅等温性食材是不错的选择。
秋季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以养肺为先,注重滋阴润肺,驱寒保暖。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能为秋冬季节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