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如何进行孕期保健呢
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这引起了广大孕妇及其家庭的关注。据临床报告,这类情况约占孕妇总数的1%,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尤为常见,占据妊娠期心脏病的70%~80%。除此之外,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等。面对这样的状况,心脏病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注意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那些经医生允许怀孕的心脏病妇女,一旦确认怀孕,应立即前往医院,请求医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脏功能评估。这是获取专业指导的关键步骤,因为在整个妊娠期间,心脏病孕妇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定期检查。相较于正常孕妇,心脏病孕妇的产前检查次数应更为频繁。在妊娠5个月前,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5个月后,则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次是注意休息。心脏病孕妇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餐后宜休息半小时,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耗氧量,确保母婴安全。
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加强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从妊娠4个月起,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35克,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也不应超过9公斤,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预防感染也是至关重要的。各类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容易诱发心衰。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即使是轻微的症状,也应积极治疗。
在用药方面,可适量口服复合维生素B、钙片等药物。对于贫血者,应加服补血药。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及心脏损害的药物,如氯丙嗪、安定等。并尽量避免静脉输液、注射防疫针及不必要的检查。
心脏病孕妇应在预产期前一个月住院休息,监护直至分娩。产后血液动力学的恢复需要两周时间,在此期间前后都应加强保健,避免任何可能累及心脏的因素。
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在妊娠期间面临极大的挑战。妊娠后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都可能对她们的心脏造成额外的负担。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心脏病孕妇需特别注意上述保健事项。我们推荐阅读相关文章以获取更多信息。希望每位心脏病孕妇都能平安度过这段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