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解释“害喜”
在医学领域中,孕吐被称为NVP,即怀孕期间(Pregnancy)的恶心(Nausea)和呕吐(Vomiting)。这一生理现象通常会在妊娠第五或第六周突然出现,持续至妊娠三个月后消失。
在我国,这一现象有着“害喜”的俗称,而在西方,人们则形象地称之为孕吐,这是一种有着纵横九万里、上下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现象,影响着至少三分之二的孕期女性。
这一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奥秘。尽管其影响广泛,但孕吐的确切原因至今仍是医学领域的一个谜团,尚未有一种理论能够准确地解释其发生机制。
杭州市医院的妇科主任傅萍医生提到,夏天的孕吐患者特别多,与春秋冬三季相比,夏季的孕吐患者数量要多出三成左右。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年的孕吐孕妇比以往年份增加了约两成,中医妇科病房床位爆满,有些情况严重的准妈妈们甚至无法及时入院接受治疗。
关于孕吐与胎儿性别的关系,民间有着种种说法。有人认为妊娠反应越大,孩子越健康。加拿大曾有研究指出,妊娠初期反应强烈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在智力测试、记忆和语言能力方面得分更高。傅萍医生认为这些说法大多缺乏科学依据。她指出,孕妇的妊娠反应过于剧烈并非好事,可能是体内激素水平过高的异常反应,如葡萄胎孕妇的妊娠剧吐就需要早发现早干预。剧烈的妊娠反应还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影响肝功能,甚至引发脱水或酮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至于根据孕吐判断胎儿性别的说法,傅萍医生认为并不靠谱。她强调,胎儿的性别在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与孕妇的体质和反应无关。
关于孕吐的原因,傅萍医生提到,目前医学上对此还没有准确的解释。有研究显示,妊娠剧吐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挪威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剧烈孕吐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母亲怀孕时妊娠反应强烈,女儿怀孕后也可能出现这一症状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三倍。
资料表明,大多数孕妇都会受到孕吐的困扰,其中约有1%的孕妇会经历剧烈的孕吐,导致体重迅速下降和体内电解质失衡,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类,狗和猕猴也能体验到这种痛苦。这一生理现象的背后仍然隐藏着许多未知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