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腹泻怎么引起的,要怎么护理-
小儿腹泻,这是每位家长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当宝宝的腹泻持续超过两个月,就成为了慢性腹泻,这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因为慢性腹泻不仅影响宝宝对营养的吸收,更阻碍了他们的正常发育。那么,小儿腹泻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原因呢?我们又该如何护理呢?
我们要了解一种情况糖不耐受症。有些宝宝出生后不久就出现的原发性双糖不耐受,是因为他们体内缺少双糖酶,无法吸收大量的糖。这些糖在肠道内形成高渗透压,导致大量水分进入肠腔,引发腹泻。另一种更常见的继发性双糖不耐受,是由于胃肠炎后肠黏膜受损,导致双糖酶缺乏。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暂时从宝宝的食物中去除不耐受的糖。对于原发性不耐受糖的宝宝,需长期限制糖的摄入,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对碳水化合物的耐受能力会有所改善。我们可以适当添加牛奶、淀粉和糖。对于继发性不耐受的宝宝,限制糖只是暂时的,数周或数月后,就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接下来是牛奶过敏。牛奶中的乳球蛋白是小宝宝的常见过敏原,有些宝宝对致敏的牛奶蛋白处理功能较差,就会出现腹泻和腹痛。我们必须停止给宝宝喝牛奶。除了牛奶,羊奶和马奶也可能引起交叉过敏反应,因此也不宜服用。我们可以选择豆奶、肉汤和酪蛋白水解物来替代牛奶。也可以改用代乳粉喂养,并逐渐增加固体食品。值得注意的是,对牛奶的过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一般到了两岁后,牛奶过敏的情况就会很少见。
还有一种情况菌群失调。当宝宝患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手术后抵抗力明显下降时,若此时使用大量广谱抗菌素或皮质激素治疗,就会导致菌群失调。这时,对抗菌素敏感的肠道内正常细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引起长久的腹泻。对此,我们需要保持宝宝的免疫力,避免过度使用抗菌素或皮质激素。
对于小儿腹泻的护理,除了上述针对原因的处理方法外,我们还要保持宝宝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食物。在宝宝腹泻期间,尽量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对于小儿腹泻,我们需要耐心和细心,给予宝宝适当的护理和关爱,帮助他们度过这段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