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孕早期准父母必知
孕育新生命是一段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孕早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安的“红灯警告”,如阴道流血等流产迹象。对于准父母来说,了解何时需要安胎以及如何有效安胎,是确保宝宝健康顺利成长的重要知识。
什么时候需要安胎呢?准妈妈在怀孕早期,也就是12周内,如果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时有时止,伴随轻微的下腹痛、腰酸下坠感等症状时,就要警惕先兆流产的可能性了。面对这种情况,准父母们往往紧张万分,希望立即采取措施安胎,这是人之常情。在采取行动之前,了解先兆流产的原因至关重要。不可盲目滥用安胎方法。
先兆流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孕妇过度暴露在放射线下、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药物、接触化学毒物等因素引起。其中,胚胎发育异常是早期流产的常见原因。据统计,约50%-70%的流产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这种流产所流出的病态胚胎很难成活。即使少数能够发育至正常分娩,也很可能是畸形儿、低能儿或其他遗传病的病宝宝。某种意义上看,流产也是去劣存优的优生规则在起作用。
如果没有明显的诱因,仅因过度疲劳、体力劳动、腹部外伤或手术等引起的先兆流产,在适当卧床休息后,经过专科医生的检查,如子宫大小和停经月份一致,超声波检查胎儿发育情况良好,胎心搏动正常,那么可以考虑进行综合性的安胎治疗。安胎治疗主要从生活调理和药物治疗两方面进行。
安胎首宜静养。当出现先兆流产征象时,最好的方法是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古有明训告诫我们,怀孕时不可随意搬动床铺、钉墙壁、剪东西等,更要防止被人拍打肩膀,以免动了胎气或造成畸胎。虽然有些说法可能过于夸张,但静养的确是最好的保胎方式。阴道出血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经过保胎治疗后,出血停止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
孕早期是宝宝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流产风险较高的时期。准父母们要特别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有效的安胎措施,让宝宝健康顺利成长。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理解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建议,也是成功安胎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