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深入人际间心理交互作用的学科。它在搜集客观事实和研究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揭示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规律。
在学科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人际关系心理学旨在明确人际关系中各种心理和行为发生的条件和情境,使相关知识系统化并理论化,升华那些常识性的社会知识。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这些关系比行为更为深层,反映了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的行为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
在学科绪论中,我们了解到人际关系心理学拥有两大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旨在全面揭示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实践任务则聚焦于如何正确处理、调整、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以及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相互联系。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的考察必须置于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真正实在现象,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
任何人际关系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其根本性质由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则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通过思想、情感和行为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良性的关系吸引并促进合作,但很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可能会遇到困境,如陷入矛盾与痛苦之中。这些问题往往源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内心的冲突,可能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甚至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个人的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表现出消极的行为,如自负、自卑、干涉他人等,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研究和发展人际关系心理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