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血压不稳定是怎么回事
生活常识 2025-03-29 09:44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血压不稳定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屡见不鲜,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深入剖析如下:
肾功能受损是核心因素。慢性肾炎迁延不愈,会逐渐侵蚀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并削弱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能力。这样一来,调节血压的枢纽系统遭到重创,导致血压波动无常。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失衡也不容忽视。当慢性肾炎侵袭,这一平衡系统被打破,血压升高便成为必然。肾脏受损释放的肾素会促使肾上腺产出更多的醛固酮,与此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与释放增多,血管收缩加剧,水钠滞留,进一步推高血压。
盐水潴留和负钠平衡也是重要原因。慢性肾炎容易导致体内盐水滞留,血容量因此增加,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血压上升。肾脏排钠功能异常,使得钠离子排泄减少,患者处于负钠平衡状态,也可诱发高血压。
红细胞生成素的减少导致的贫血也是血压不稳定的诱因之一。贫血会扰乱心脏对氧的供需平衡,心脏在缺氧的刺激下容易引发交感神经的兴奋,进而导致血压波动。
高血压肾病也是慢性肾炎患者血压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并发症。长期存在的高血压会加剧肾小动脉硬化,造成肾脏灌注不足,最终引发肾功能损害。高血压肾病与慢性肾炎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血压波动。
慢性肾炎患者的血压不稳定是由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在治疗上需要全面考虑肾脏病变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控制血压的波动。
上一篇:痔疮手术治疗40天了,还是疼
下一篇:没有了